海水养殖模式
海水养殖模式是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其发展和应用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海水养殖模式: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MTA)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合理搭配不同营养级生物,如鱼类、虾蟹类、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等,实现物质循环利用、水质调控、生态防病及质量安全控制。例如,在山东日照地区,通过合理搭配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硬壳蛤、半滑舌鳎等物种,构建了海水池塘虾蟹贝鱼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虾蟹养殖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实现亩产1万元以上的较高收益。
海水循环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等程序,将含有鱼虾排泄物的尾水分为固体和液体两部分,固体可直接用作饲料,液体经过增氧、杀菌等处理后重新输送回养殖池,实现尾水的循环利用。例如,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智慧渔业产业园采用海水循环养殖模式,养殖尾水的回收利用率达90%,有效解决了尾水污染问题。
梯度化绿色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海水的梯度利用,实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例如,滨州市渤海水产养殖基地采用初级海水养虾,二级海水养殖卤虫,三级海水提取溴素,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的方式,实现了海水的梯度利用和尾水的零排放。
工厂化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工厂化独立池体、梯度化多级利用的生态养殖新模式,实现各个环节的精准可控,不受气温、天气等影响,保证了对虾产量。例如,渤海水产公司在工厂化养殖车间外配套建设了生物净化塘,实现了养殖尾水100%循环利用。
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生态平衡和健康养殖,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应用,提高养殖生物的成活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中提到,通过合理投喂、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控等措施,确保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智慧渔业模式:
这种模式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模型软件和数据输出功能,进行养殖适宜性评价、养殖生物生长预测、养殖容量评估和经济效益测算。例如,山东桑沟湾多营养层级综合水产养殖模式,应用了许多数字化的工具和技术,被称为智慧渔业。
这些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海水养殖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行的路径。